四年奋进书华章 勇毅前行续辉煌——汉滨区平安建设工作掠影

栉风沐雨,四年砥砺奋进

“出来了,成绩出来了!平安建设满意度99.56%,位列全省33个区第2名、110个县区第17名,我们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了!”听到省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结果,汉滨区干群喜笑颜开地奔走相告,这是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成绩来之不易!奋斗有迹可循!2022年,面对市级调查汉滨区平安建设满意度在全市连续三年垫底的窘状,汉滨区背负着打好“九率一度”翻身仗的巨大压力,肩负着实现升级进位争取全省首批“平安银鼎”的重要使命,始终秉承龙头引领创一流的热情和干劲狠抓平安建设和扫黑除恶工作。


【资料图】

深耕善治,绘就平安汉滨画卷

“下面,请‘诚实守信’徐长全、‘勤劳致富’胡自花、‘孝敬父母’徐胜飞、徐胜伟……上台领奖”。这是3月12日汉滨区张滩镇东沟村第一季度‘道德评议’活动的现场。近年来,汉滨区强化平安建设基层基础,狠抓五治融合,实施‘一区十镇百村千户万名’平安示范提升工程。依托道德评议活动作为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移风易俗、培育新风的有效抓手,积极开展平安示范镇办、平安示范村(社区)、平安示范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系列创建活动,共培育区级平安示范村(社区)351个,市级平安示范镇12个,70%家庭达到平安示范家庭标准,先后涌现出周云康、孙乾芳、孙阳、赵启成等各级道德模范,树立了自强自立、崇德向善的标杆模范,健康良好的社会新风尚正如春风拂面一样吹暖汉滨大地,吹出万紫千红。

汉滨区下辖27个镇办387个村(社区),平安建设任务繁重。区委政法委在前期逐镇办督导的基础上,采取以抓镇(街道)村(社区)促平安建设知晓率提升、抓政法部门促平安建设满意率提升为重点的方式,创新在镇办集中的地域分片区开会,用“解剖麻雀”方法把脉问诊,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问题。先后在茨沟片区、大河片区、张滩片区、关庙片区、吉河片区、中心城区等六个片区召开政法重点工作暨“九率一度”工作提升推进会,进一步巩固基层基础,筑牢平安建设的“铜墙铁壁”。2022年度,汉滨区流水镇等4个镇被命名为市级平安示范镇、新城街道双堤社区等18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平安示范村(社区);双龙镇等4个镇被命名为市级无黑无恶示范镇、江北街道长征村等36个村(社区)被命名为无黑无恶示范村(社区)。

打为主防为要,织就平安保障网

“你的平安我守护,我们是汉滨公安”,“坚持司法为民,维护公平正义,我们是汉滨法院。”安康广播电视台安康综合广播《897大家帮》“共建平安汉滨·乐享幸福安康”特别节目里,一群身穿制服的年轻人正在通过电波和老百姓互动关于平安汉滨的话题,他们正是平安汉滨建设的主力军---汉滨区政法机关代表。

据了解,近年来,汉滨区政法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更优的平安供给解决好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全方位提升守护群众平安、保障群众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让公平正义以人民群众可见、可触、可感的方式实现。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扎实推进夏季社会治安打击整治、“破小案暖民心”“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各类专项行动,打掉卖淫窝点1个、地下流动赌场2个,侦破“盗抢骗”案件86起,“黄赌毒”案件96起。社会风气持续向好。依法严厉打击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黑涉恶、涉枪涉爆、新型网络犯罪等违法犯罪活动,累计破获刑事案件518起、抓获各类逃犯133人、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涉养老诈骗犯罪团伙9个,追赃挽损2.75亿元。非法集资案件立案25起,挽损926余万元。破获电信诈骗案件95起,预警劝阻11.7万余人。全年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19.2%,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同时,全力加强社会治安防控。实行“屯警街面、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勤务模式,特巡警、交警常态开展震慑性巡逻,全面加强主要街面、广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治安巡逻和对可疑人员、可疑车辆、可疑物品盘查工作,中心城区见警率、管事率和控制力进一步提升。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到安全触手可及,保障就在身边。

“平安建设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政法各单位荣获多项“国字号”荣誉,二十大安保工作受到市委表彰,这些成绩彰显了政法队伍担当作为,践行了汉滨政法队伍过硬作风、维护了汉滨政法队伍整体形象、赢得了汉滨政法队伍良好口碑”。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光胜在总结2022年全区平安建设工作时感慨万分。

小调解赢得大民心,群众点赞多元化解

“这样调解加司法确认你们双方满意吗?”“满意,满意,这下有了法律保障,谢谢你们!”2022年7月26日,经恒华家园居委会网格员、吉河镇综治中心、镇司法所、镇社保站、恒华家社区和汪河村调委会多方联动,耐心调解,吉河镇恒华家园社区的梁某因工伤索赔的问题最终达成一致赔偿意见,并申请了司法确认。至此,劳动者顺利获得赔偿,用工单位也表示满意,既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

“感谢汉滨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汉滨区法院调解员的悉心调解,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工程尾款问题。”11月8日,当事人张某军将一面写有“人民调解促和谐,化解矛盾保平安”的锦旗送到汉滨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汉滨区法院调解员张新钧和刘金花的手中,对他们耐心细致的调解表达由衷感谢。

这样的场景在汉滨区各级一站式矛盾调处化解中心十分常见。

矛盾化解在基层,风险消除在萌芽,“枫桥经验”是平安汉滨建设全社会参与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汉滨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推动打造“党委领导、政法机关功能前移、各方力量联动、矛盾纠纷分层递进调解”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和关口把控,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维护基层治理新生态,以良法善治护航更高水平的平安汉滨建设。

据悉,汉滨区共有各级调解组织455个,调解员2161人。2022年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14件,调处成功2496件,调解成功率达99.28%,司法确认25件。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真切。

新科技赋能新治理,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双堤巷口有几个形迹可疑的青年聚集,双堤巷的网格员,请马上去查看”双堤社区综治中心视联网上,总网格长王龙刚对着视频监控呼叫道。“收到,我正巡逻到双堤巷33号,马上赶去”。视频里出现一个身穿红马甲的网格员随即呼应着。

嘀嘀嘀......双堤社区微信群里信息响个不停。“21号楼3单元2号王某某要外出,家里孩子需要人照顾,群里有谁能帮忙?”“5号楼李某某家孩子学习上有压力,不愿意上学,谁能去帮忙做心理咨询化解学生压力?”“我有时间,我可以去”“我是心理咨询师也是老师,我去帮忙”。

以上情景仅是汉滨区新城办双堤社区各个网格员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商业地段,人口众多且矛盾多发。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重点推进网格‘微自治’,实现问题诉求反映、政策宣传、群众服务零距离。同时,配套社区综治中心视联网、监控平台和遍布辖区街巷的54个‘天眼’,建立起动态化、全时空、全方位、无盲点的立体化防控治理体系,延伸了基层组织触角,实现了‘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安康市汉滨区双堤社区党委书记王龙刚说。

怎样提升村(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村(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近年来,汉滨区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开展村民自我服务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平安建设信息系统”,有效提升信息采集处置效能。在深化提升双堤社区“双网双员”基层治理模式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推出前张岭社区“九点半的约定”、刘家沟社区“道德银行积分制”、牛岭社区“智慧乡村”等基层小微治理模式。不断开拓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色、彰显地域特点的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汉滨路径”。(张春丽 记者 李孝华)

标签:

X
X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